當前焦炭市場資源充裕,鋼廠采購意向不積極,而且鋼廠對后期鋼市依然不看好。同時焦煤價格繼續(xù)高位運行,山西當?shù)貎?yōu)質主焦精煤在 1,200 元/噸左右,推及全國來看,焦化企業(yè)被迫大幅限產較多,部分企業(yè)已經有停產現(xiàn)象,限產幅度也都在50%以上,部分小焦化廠僅僅維持焦爐保溫。
自2008年10月份以來中國焦炭出口量銳減。2008年9月份中國出口焦炭137.3 萬噸,此后出口量逐月銳減,2009 年 5 月份僅出口 2.1 萬噸,為自 2008年1月份以來的最低點。2009年9月份中國出口焦炭4萬噸,同比下降97.08%;1至9月累計出口36萬噸,同比下降96.7%。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,全球經濟增速明顯放緩,鋼材需求明顯減弱,歐洲鋼鐵聯(lián)合會預計2009 年歐洲鋼鐵消費與2008年相比將下降33%,作為煉鋼重要原料的焦炭的需求也隨之逐步萎縮。美國、歐洲和日本等焦炭主要進口國已經逐漸退出國際焦炭市場,而巴西、印度等國隨著焦炭配套生產能力逐步提高,更傾向于進口煉焦煤自煉焦炭,對中國焦炭的依存度有逐漸降低的趨勢。
此外,為保證焦炭資源的國內需求,落實國家節(jié)能減排計劃,中國已多次出臺政策對焦炭出口進行控制,企業(yè)出口積極性明顯不足。2009 年國家分兩批下達了1,191 萬噸的焦炭配額,與2008 年1,201 萬噸的出口配額基本持平。在當前國外進口需求低迷的情況下,焦炭配額顯得過于充足。
目前國內焦炭市場處于穩(wěn)中小幅調整的過程中,焦炭市場資源充足,但國際、國內市場均表現(xiàn)出較弱的需求。近幾個月來中國焦炭出口持續(xù)處于低位,一方面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,國際焦炭需求大幅萎縮,另一方面在國家對焦炭出口控制的情況下,國內企業(yè)出口焦炭明顯下降。從國內外市場環(huán)境分析,市場需求將繼續(xù)保持低位,預計將保持穩(wěn)中小幅調整的格局。
我國焦炭生產經歷了從快速增長到產能過剩再到企穩(wěn)回升的過程,2010年我國焦炭產量達3.88億噸,同比增長9.10%,占世界總產量的比重已經從1990年的20%提升到2010年的61.60%,是世界上第一大焦炭生產國。
與焦炭生產相同,我國焦炭的表觀消費量也經歷了高速增長,探底回升的整個過程,根據(jù)《中國焦炭行業(yè)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前瞻》數(shù)據(jù)分析,2010年焦炭消費量為3.65億噸,同比增長7.56%;同時,焦炭出口量于2010年也出現(xiàn)回升,同比增長513.50%達到355萬噸。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焦炭生產國、消費國和出口國。
6月3日國內焦炭市場多數(shù)地區(qū)穩(wěn)定運行,個別地區(qū)仍有下跌行情出現(xiàn),但跌幅逐漸收窄。受各大宗商品市場普遍下滑以及下游鋼廠需求持續(xù)低迷表現(xiàn)的影響下,各大焦企對焦炭出廠價格普遍下調10-30元(噸價,下同),導致個別地區(qū)焦炭價格有跟跌現(xiàn)象,但多數(shù)地區(qū)焦企表示,現(xiàn)焦炭價格處于低位且焦企處于虧損狀態(tài),因此降價意愿不強。據(jù)降價地區(qū)焦企透露,降價之后,焦化廠出貨情況并未有明顯改善,下游鋼廠接貨情況依舊清淡,導致焦化廠庫存量稍有增長。綜上所述,預計短期國內焦炭市場弱勢下行為主,但降幅不會太大。
現(xiàn)河北邯鄲地區(qū)二級冶金焦1270元,準一級出廠含稅價1310元,與昨日相比下跌30-50元;唐山二級冶金焦1360元,準一級1430元。山西地區(qū)現(xiàn)二級冶金焦1140-1160元。華東地區(qū)主流二級冶金焦承兌出廠含稅價1290-1310元。東北遼寧撫順地區(qū)一級冶金焦出廠含稅價1570元;黑龍江七臺河地區(qū)二級冶金焦出廠含稅價1430元。河南安陽地區(qū)二級冶金焦出廠含稅價1340元;洛陽地區(qū)二級冶金焦出廠含稅價1550元,均與昨日持平。
由于全球金融危機,煤炭價格大幅度下滑,而國內煤炭價格雖然有所下滑,但由于價格仍高于國際煤炭市場,這就造成中國煤炭市場供求格局將會進一步發(fā)生變化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中國 2008 年出口焦炭 1212.7 萬噸,比 2007 年下降 20.7%;出口總值 58.1 億美元,增長 90.1%;出口平均價格為 478.9 美元/噸,上漲 1.4倍。中國2009年煤炭出口量自6月份起連續(xù)下降, 1-8月全國出口煤炭3364萬噸,同比增長0.3%。8月出口煤炭337萬噸,比 7月份減少141萬噸。
2009年焦炭出口基本停滯。2008年四季度以來,受世界金融危機的沖擊,歐美日等發(fā)達國家(地區(qū))鋼鐵需求急劇萎縮,其鋼鐵減產幅度遠超過中國。據(jù)國際鋼鐵協(xié)會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(jù)顯示,自今年上半年,世界粗鋼總產量連續(xù)下降。1至6月份,在中國粗鋼產量同比增長1.23%情況下,全球粗鋼產量同比下降21.3%,扣除中國外,其他國家則減產35%。其中美國減產 51.8%、 歐盟 (27國) 減產43.2%、日本減產40.7%、獨聯(lián)體減產32.3%(其中俄羅斯減產30.2%)。這些國家和地區(qū)鋼鐵產量大幅下降,其自有焦炭已供大于求或增加出口,對中國焦炭的需求大幅減少。
同時, 由于中國對焦炭加征40%的高額出口關稅, 嚴格控制焦炭出口的措施,以及當前國內煉焦煤價格均高于國際市場價格等,2009年以來,中國焦炭出口已大幅度下降或者基本停滯。上半年累計出口焦炭僅23萬噸, 同比減少721萬噸 (約占全國焦炭減產量的90%),下降96.9%,其中4、5月份的月出口焦炭量僅2萬噸左右。
2014年1-5月出口量
5月我國焦炭及半焦炭出口量100萬噸;今年前5個月,全國焦炭及半焦炭出口量和金額分為341萬噸和7.67億美元,同比分別增長2.5倍和199.3%。對于焦炭出口的大幅增長,太原海關人士分析,國家取消焦炭出口關稅和配額管理后,出口成本下降,大幅提升了我國焦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。
自從2008年提高焦炭出口關稅至40%以來,焦炭出口大幅度減少。自2013年起,中國正式取消了焦炭40%出口關稅和配額制度,轉而實行焦炭出口許可制,焦炭出口明顯回升,2013年出口量達467萬噸,比2012年增長358%。
2013年取消焦炭出口關稅順應行業(yè)及市場發(fā)展規(guī)律:一方面搗固煉焦技術進步,一些非焦煤可以50%~70%較大比例摻和焦煤一起煉焦,事實上擴大了煉焦煤的品種范圍,使得原探明的煉焦煤可以延長使用年限;另一方面,限制焦炭出口逼得國外歐美國家四處"告狀",國內過剩產能失去了國際市場。
近期焦炭適量出口對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影響不大,卻對保經濟增長、緩和國際貿易爭端意義重大,還能贏得經濟轉型發(fā)展的資金和時間。
2015年1-9月出口量
2015年10月13日,海關總署發(fā)布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15年9月份中國焦炭出口量67萬噸,焦炭出口均價853.9元/噸,環(huán)比降11.8%。2015年1-9月累計出口焦炭679萬噸,同比增長18.5%。自2015年3月份以來,我國焦炭出口均價就在不斷下跌,8月份有所回升,但到9月焦炭出口均價出現(xiàn)急速大幅下跌,今年以來首次跌破900元。[1][2]
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,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(fā)展,中國的煉焦工業(yè)也進入了一個快速發(fā)展期。1991 年,中國的焦炭產量躍居世界第一,1994 年焦炭年產量超過1億噸,2000年,中國焦炭出口量占到世界焦炭貿易量的60%,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焦炭生產國。2008 年中國焦炭產量總計約 32700 萬噸,2009 年1月至9月焦炭產量25276.87萬噸。